医用生物敷料栓Ⅰ型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分析
贺彩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 妇产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糜烂治疗中医用生物敷料栓Ⅰ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宫颈糜烂患者基本资料,选择78例进行研究,将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比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炎症介质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治疗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9.4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炎性因子水平、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各项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15.38%(P<0.05)。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实施中医用生物敷料栓Ⅰ型治疗应用效果理想,可快速缓解患者炎性病症,降低患者病症评分,且安全性强,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方面作用明显,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纳入临床考量。
【关键词】:医用生物敷料栓Ⅰ型;宫颈糜烂;宫炎平片
宫颈糜烂属于女性常见病症,发病率较高,且患病人数持续上升,近年来有年轻化发展趋势[1]。宫颈糜烂的主要疾病特征为病灶处鳞状上皮脱落,会造成病原体感染进而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增多以及排尿困难等炎性病症,影响患者正常生活[2]。临床认为造成宫颈糜烂的主要病原为大肠杆菌以及葡萄球菌等,炎性病症的出现会造成患者宫颈液体pH水平下降,继而影响精子成活,最终引发不孕症,疾病继续发展甚至可能出现癌变,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因此,临床需重视女性宫颈糜烂的及时治疗,降低癌变风险,保障女性健康。临床多采用药物、微波理疗等对患者实施治疗,其中微波理疗虽然能够达到较好治疗效果,但是经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阴道流液、病灶感染等症状,对于存在生育需求的患者并不适用[4]。而药物治疗具有便捷、安全等特点,因此在临床具有更高的普及率。本文以78例患者为例,分析宫颈糜烂的不同治疗方法应用效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分析宫颈糜烂患者基本资料,选择78例进行研究,将患者进行分组,39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2岁至59岁,平均(38.42±3.03)岁,病程2个月至3年间,平均(1.58±0.51)年,其中单纯型、颗粒型分别为26例、13例;3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岁至60岁,平均(38.67±3.12)岁,病程4个月至3年间,平均(1.61±0.49)年,其中单纯型、颗粒型分别为25例、14例。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宫颈糜烂;(2)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3)入院前3d无性行为;(4)患者处于经期结束后1周。
排除标准:(1)阴道感染患者;(2)对此次研究涉及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3)合并传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者;(4)交流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5)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宫炎平片治疗,每1d三次,连续治疗3周;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用医用生物敷料栓Ⅰ型治疗,清洗外阴后使用指套置入药物,1次/d,连续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
(1)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病症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将治疗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分为痊愈(经B超检查,患者宫颈平整,临床病症消失)、有效(经B超检查,患者宫颈糜烂缩小范围超过50%,临床病症显著改善)以及无效(经B超检查,患者宫颈糜烂缩小范围小于50%),对比总有效率。
(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后检测血清炎性因子,其中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主要包括糜烂面积、糜烂程度、白带清洁度以及伴随症状,每项满分3分,积分与患者病症严重程度成正比。
(4)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引导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瘙痒、水肿以及烧灼感。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以(±s)形式记录,使用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n)%形式记录,使用χ2检验对比, 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研究组 | 39 | 32 | 82.05 | 5 | 12.82 | 2 | 5.13 | 94.87 |
对照组 | 39 | 23 | 58.97 | 8 | 20.51 | 8 | 20.51 | 79.49 |
χ2 |
|
| 4.129 |
P |
|
| 0.042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各项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s]
指标 | 时间 | 研究组(39) | 对照组(39) | t | P |
IL-6(ng/L) | 治疗前 | 477.92±21.67 | 475.88±23.05 | 0.403 | 0.688 |
治疗后 | 245.62±16.83* | 316.27±25.43* | 14.468 | 0.000 |
IL-8(pg/L) | 治疗前 | 26.12±1.90 | 26.08±1.92 | 0.092 | 0.927 |
治疗后 | 14.12±1.56* | 18.65±1.49* | 13.114 | 0.000 |
TNF-α(ng/L) | 治疗前 | 13.45±1.36 | 13.51±1.34 | 0.196 | 0.845 |
治疗后 | 5.27±0.62* | 9.87±0.81* | 28.162 | 0.000 |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各项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s]
指标 | 时间 | 研究组(39) | 对照组(39) | t | P |
糜烂面积 | 治疗前 | 1.96±0.38 | 1.94±0.36 | 0.239 | 0.812 |
治疗后 | 0.82±0.11* | 1.45±0.18* | 18.651 | 0.000 |
糜烂程度 | 治疗前 | 1.53±0.21 | 1.55±0.23 | 0.401 | 0.690 |
治疗后 | 0.43±0.06* | 0.97±0.13* | 23.553 | 0.000 |
白带清洁度 | 治疗前 | 1.76±0.34 | 1.79±0.35 | 0.384 | 0.702 |
治疗后 | 0.38±0.06* | 0.91±0.15* | 20.487 | 0.000 |
伴随症状 | 治疗前 | 2.38±0.43 | 2.40±0.44 | 0.203 | 0.840 |
治疗后 | 1.05±0.26* | 1.72±0.31* | 10.341 | 0.000 |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阴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4。
表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阴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n(%)]
组别 | 例数 | 瘙痒 | 水肿 | 烧灼感 | 发生率 |
研究组 | 39 | 1(2.56) | 0(0.00) | 0(0.00) | 1(2.56) |
对照组 | 39 | 3(7.69) | 1(2.56) | 2(5.13) | 6(15.38) |
χ2 |
|
|
|
| 3.924 |
P |
|
|
|
| 0.048 |
3 讨论
宫颈糜烂在妇科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在女性身体机能下降、性生活混乱、生活压力增大等的影响下发病率会进一步提升,给患者生理及心理均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不及时予以治疗不仅会降低患者质量,且可能会引发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严重状态下甚至可能造成癌变[5]。宫颈糜烂就是患者宫颈外口处出现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的病症,多是由于患者流产、分娩或其他手术致使子宫颈微小损伤引发病原体侵入所致。另外子宫颈管内膜抵抗力不佳、在感染后未予以彻底治疗也是造成宫颈糜烂的主要原因之一[6]。当前宫颈糜烂的危害性已经得到了医疗工作者以及患者的广泛关注,探究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与微波理疗相比,药物治疗便捷性更高、安全性更强、患者接受度更高,因此成为临床最主要治疗方法[7]。宫炎平片是宫颈糜烂的治疗药物之一,该药物是由地稔、两面针、当归、五指毛桃、穿破石组成,,属于中成药物,有着清热利湿、祛湿止痛、镇痛抗炎的作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宫颈糜烂的患者,改善炎症所带来的白带粘稠,腹部疼痛,白带量多,月经颜色暗等现象,其副作用较少而且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宫炎平片也具有起效较慢、作用范围小的局限性,不能直达患处,因此难以彻底根治宫颈糜烂[10]。医用生物敷料栓Ⅰ型属于生物敷料,将菊科植物提取物作为最主要成分,在进入人体后能够迅速发挥其抗菌、抑菌作用,阻碍病原体介导,且抗炎活性强,能够有效抑制和消灭葡萄球菌以及念珠菌等造成宫颈糜烂的主要病原体微生物,还可以修复阴道内环境,降低复发率和副作用率,配合宫炎平片口服加外用进而达到治疗目的[11]。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9.49%,且治疗后研究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医用生物敷料栓Ⅰ型的使用能够更快缓解患者临床病症,减轻患者痛苦,恢复患者组织功能,进而达到更好治疗目的。对炎性因子进行分析发现,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医用生物敷料栓Ⅰ型可快速缓解炎性反应,抗炎作用更为明显。而在治疗安全性上,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医用生物敷料栓Ⅰ型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证实,不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增加,患者接受度也会更高,这对于减少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证实了医用生物敷料栓Ⅰ型的治疗优势,对之后宫颈炎的临床治疗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但是不可否认此研究仍存在病例数较少、评估指标不全面等局限性,因此最终的数据结果无法全面反映该药物的局限性和优势,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提升数据客观性。
综上所述,对宫颈糜烂患者实施中医用生物敷料栓Ⅰ型治疗应用效果理想,可快速缓解患者炎性病症,降低患者病症评分,且安全性强,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方面作用明显,可进作为主要治疗方法纳入临床考量。
参考文献:
[1]王莉华.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LEEP对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02):279-281.
[2]王鹏,闫大晶.乳酸菌阴道胶囊在宫颈糜烂伴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8):141-143.
[3]侯春霞,孟梦,郭利彩.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干扰素-γ水平及意义[J].黑龙江医学,2021,45(13):1423-1425.
[4]高亚克,乔媚,王娜,吕丽凤,张英,沈咏梅,于苏平,赵海军.康复新液联合黄腐酸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经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法评估HPV阳性转阴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06):1132-1136.
[5]李利,林春娇,黄翠萍,梁飘.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4):16-18.
[6]曹迎冬,周冰,符大天,蔡志善.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3):1804-1806.
[7]贺玉梅.不同LEEP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36(06):38-40.
[8]李粉琼.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宫颈糜烂伴慢性宫颈炎与宫颈CINl级的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5):103-104.
[9]邴海棠.蒙药内服外用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及蒙医护理[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0,26(01):76-77.
[10]苏健.微波妇科综合治疗仪联合药物护理干预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6):128.
[11]李晓锋.宫颈炎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伴宫颈糜烂样改变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6):117-118.